华中科技大学长沙校友会举行朱九思老院长追思会
发布时间:2015年6月25日 11:18 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关注:2628
6月22日下午3时,华中科技大学长沙校友会朱九思老院长追思会在校友会新会址举行。来自湖南各地的校友共40余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共同缅怀朱九思老院长光辉的一生,追思他对中国教育事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发展的杰出贡献。华中科技大学来湘招生的周海云、唐永庆两老师也参加了追思会。
追思会由长沙校友会执行会长朱厚廓主持。会议一开始,全体与会校友在庄严凝重的氛围中为朱九思老院长默哀一分钟,表达对这位学术泰斗、仁厚师者的深切哀思。
长沙校友会会长、原湖南省交通厅厅长李安首先追忆了朱九思老院长的生平事迹,回忆他生前为华工呕心历血的点点滴滴。李会长高度赞扬了朱九思老院长的丰功伟绩,指出朱老院长长期以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奠基、崛起付出了巨大努力,他的逝世是中国教育届、华中科技大学的巨大损失。我们在此深切缅怀、追思先生的大家人生,就是要向先生学习,发扬光大先生的治学精神、领导艺术,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名誉会长、湖南省工商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李云初代表老一辈校友发言。他含着热泪说,朱老在原华中工学院领导岗位上工作31年,用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为当时的专业性工学院发展成今天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做出奠基性贡献,华中工学院被视为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朱老对新学生、贫困学生特别的关心、关怀。当时条件不好,很多学生穿着草鞋甚至是光着脚上学,朱老发现后,硬是想尽办法,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双解放鞋。
副秘书长、湖南互广联动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刘洪桥代表80年代求学的中年校友作了追思发言。他谈到,朱老的谆谆教诲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我们长沙校友会追思朱老,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习朱老的高尚品德、宏大格局、宽广心胸;二是要全力做好长沙校友会工作,在李安会长的带领下,持续发扬长沙校友会“空前团结、空前发展、空前活跃”的“三个空前”状态;三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搞好学术、办好企业、做出成绩,不断为华中科技大学品牌做出自己的贡献。
湖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讯公司潘送军作为2000年后入学的青年校友,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在郁郁葱葱的青年园晨读英语的画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华工之树,是朱老院长“砍一棵树,必须由校长签字”所培育的,充分体现了朱老院长育树育人的教育之道,为华工从专业性工科院校,腾飞到2005年的大学综合排名全国第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日报高级记者刘政校友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校长、老领导。他介绍朱老从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后转到新闻界,先后在多地办报,尤其是他作为《新湖南报》(《湖南日报》前身)的主要创刊人之一,在新湖南报工作了3年多时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回忆说朱老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在教育界树立了一代宗师的楷模形象,《光明日报》曾以“爱才者朱九思”为题,用大幅版面进行了报道。《湖南日报》有幸在朱老领导下工作过的同事,提起朱老都是赞不绝口。后来朱老回《湖南日报》发表讲话,掌声排山倒海、经久不息。
名誉会长、湖南省电力公司原总工程师林干,操着浓厚的武汉方言,回忆起了自己在60年代进入华工,在过苦日子的时候不幸患上严重的肝炎。当时朱老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批示,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住院伙食能达到普通学生伙食费的3倍标准,给了华工病号们特别的照顾,有些健康学生还巴不得得病改善伙食(笑)。他接着介绍到,朱老高瞻远瞩,以全面培育学生德、智、体、艺综合能力为根本,以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打造了武汉著名的文体大队。文体大队投入、产出的成绩都是当时武汉首屈一指,而且必须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够进入文体大队。而自己也非常有幸,在文体大队结识了后来相伴一生的夫人,所以这次两口子一起来追思会,深切缅怀朱老院长。
朱厚廊执行会长回忆起往事时,拿出了珍藏的一张老照片。那张照片拍摄于1952年,是时任华中工学院副院长的朱九思,来到青年学生之中,一起在田间挥锄劳动的留影。照片上书“朱付院长与我们在一起”,是的,平易近人、心系学生的朱老从未离开,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朱会长哽咽着回忆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沙校友会申请、捐献、建立“华中工学院建校纪念碑”。当时长沙校友会刚成立不久,找到朱老题词,朱老欣然接受,并第一次为校友会题词:“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题词成为长沙校友会凝聚华科校友的重要信念。可以说,朱老的一生,是无时无刻不为学校发展考虑、呕心沥血的一生。
接着,大家纷纷回忆起在朱老身边学习、工作、接触的点点滴滴:原涟源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肖上工校友饱含深情的回忆了自己65年进入华工学习、06年返回华工工作的经历,感叹是朱老院长实事求是的精神铸造了华工之魂;副秘书长、长沙理工大学人事处处长卢毅校友追忆了朱老关心学生,骑自行车一个个食堂检查伙食的场景、严厉批评学校后勤,下午六点半还不开路灯的故事;68届无线电专业校友潘秋和校友深情讲述了朱老听从他的建议、挖池塘淤泥堆积成了现在青年园里的小山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周海云老师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高度赞扬朱老的战略眼光,“华工之父”实至名归;88届外语专业龙堂生则动情的讲起朱老开办外语系、办综合性大学的宏大格局以及第一天外语课,朱老悄悄坐在教室最后排旁听的细节;85届电自专业朱文杰校友听闻朱老仙逝的噩耗,悲极而作《七绝•哀悼九思老院长》……大家表达了对朱老的真挚情感与深切缅怀,表示朱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精神财富,他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平易近人、乐观豁达,他的自信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回忆了朱老的点点滴滴后,李云初校友提议,在学校为朱九思老院长捐献一座铜像,供后人瞻仰。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校友的一致同意。由于时间关系,很多与会者未能发言,希望今后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对朱老的深切缅怀。大家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朱九思老院长的遗志,继续努力工作,将他开创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此次追思会,许多校友志愿者自动自发地前来帮忙:布置场地、自带会议所需设备、会场接待,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使得这次追思会圆满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长沙校友会、湖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克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海藩分别为朱九思老院长敬献花圈。
追思会由长沙校友会执行会长朱厚廓主持。会议一开始,全体与会校友在庄严凝重的氛围中为朱九思老院长默哀一分钟,表达对这位学术泰斗、仁厚师者的深切哀思。
长沙校友会会长、原湖南省交通厅厅长李安首先追忆了朱九思老院长的生平事迹,回忆他生前为华工呕心历血的点点滴滴。李会长高度赞扬了朱九思老院长的丰功伟绩,指出朱老院长长期以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奠基、崛起付出了巨大努力,他的逝世是中国教育届、华中科技大学的巨大损失。我们在此深切缅怀、追思先生的大家人生,就是要向先生学习,发扬光大先生的治学精神、领导艺术,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名誉会长、湖南省工商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李云初代表老一辈校友发言。他含着热泪说,朱老在原华中工学院领导岗位上工作31年,用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为当时的专业性工学院发展成今天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做出奠基性贡献,华中工学院被视为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朱老对新学生、贫困学生特别的关心、关怀。当时条件不好,很多学生穿着草鞋甚至是光着脚上学,朱老发现后,硬是想尽办法,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双解放鞋。
副秘书长、湖南互广联动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刘洪桥代表80年代求学的中年校友作了追思发言。他谈到,朱老的谆谆教诲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我们长沙校友会追思朱老,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习朱老的高尚品德、宏大格局、宽广心胸;二是要全力做好长沙校友会工作,在李安会长的带领下,持续发扬长沙校友会“空前团结、空前发展、空前活跃”的“三个空前”状态;三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搞好学术、办好企业、做出成绩,不断为华中科技大学品牌做出自己的贡献。
湖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讯公司潘送军作为2000年后入学的青年校友,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在郁郁葱葱的青年园晨读英语的画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华工之树,是朱老院长“砍一棵树,必须由校长签字”所培育的,充分体现了朱老院长育树育人的教育之道,为华工从专业性工科院校,腾飞到2005年的大学综合排名全国第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日报高级记者刘政校友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校长、老领导。他介绍朱老从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后转到新闻界,先后在多地办报,尤其是他作为《新湖南报》(《湖南日报》前身)的主要创刊人之一,在新湖南报工作了3年多时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回忆说朱老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在教育界树立了一代宗师的楷模形象,《光明日报》曾以“爱才者朱九思”为题,用大幅版面进行了报道。《湖南日报》有幸在朱老领导下工作过的同事,提起朱老都是赞不绝口。后来朱老回《湖南日报》发表讲话,掌声排山倒海、经久不息。
名誉会长、湖南省电力公司原总工程师林干,操着浓厚的武汉方言,回忆起了自己在60年代进入华工,在过苦日子的时候不幸患上严重的肝炎。当时朱老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批示,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住院伙食能达到普通学生伙食费的3倍标准,给了华工病号们特别的照顾,有些健康学生还巴不得得病改善伙食(笑)。他接着介绍到,朱老高瞻远瞩,以全面培育学生德、智、体、艺综合能力为根本,以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打造了武汉著名的文体大队。文体大队投入、产出的成绩都是当时武汉首屈一指,而且必须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够进入文体大队。而自己也非常有幸,在文体大队结识了后来相伴一生的夫人,所以这次两口子一起来追思会,深切缅怀朱老院长。
朱厚廊执行会长回忆起往事时,拿出了珍藏的一张老照片。那张照片拍摄于1952年,是时任华中工学院副院长的朱九思,来到青年学生之中,一起在田间挥锄劳动的留影。照片上书“朱付院长与我们在一起”,是的,平易近人、心系学生的朱老从未离开,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朱会长哽咽着回忆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沙校友会申请、捐献、建立“华中工学院建校纪念碑”。当时长沙校友会刚成立不久,找到朱老题词,朱老欣然接受,并第一次为校友会题词:“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题词成为长沙校友会凝聚华科校友的重要信念。可以说,朱老的一生,是无时无刻不为学校发展考虑、呕心沥血的一生。
接着,大家纷纷回忆起在朱老身边学习、工作、接触的点点滴滴:原涟源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肖上工校友饱含深情的回忆了自己65年进入华工学习、06年返回华工工作的经历,感叹是朱老院长实事求是的精神铸造了华工之魂;副秘书长、长沙理工大学人事处处长卢毅校友追忆了朱老关心学生,骑自行车一个个食堂检查伙食的场景、严厉批评学校后勤,下午六点半还不开路灯的故事;68届无线电专业校友潘秋和校友深情讲述了朱老听从他的建议、挖池塘淤泥堆积成了现在青年园里的小山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周海云老师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高度赞扬朱老的战略眼光,“华工之父”实至名归;88届外语专业龙堂生则动情的讲起朱老开办外语系、办综合性大学的宏大格局以及第一天外语课,朱老悄悄坐在教室最后排旁听的细节;85届电自专业朱文杰校友听闻朱老仙逝的噩耗,悲极而作《七绝•哀悼九思老院长》……大家表达了对朱老的真挚情感与深切缅怀,表示朱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精神财富,他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平易近人、乐观豁达,他的自信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回忆了朱老的点点滴滴后,李云初校友提议,在学校为朱九思老院长捐献一座铜像,供后人瞻仰。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校友的一致同意。由于时间关系,很多与会者未能发言,希望今后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对朱老的深切缅怀。大家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朱九思老院长的遗志,继续努力工作,将他开创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此次追思会,许多校友志愿者自动自发地前来帮忙:布置场地、自带会议所需设备、会场接待,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使得这次追思会圆满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长沙校友会、湖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克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海藩分别为朱九思老院长敬献花圈。
文:李昂
图:潘秋和